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省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应急管理>典型案例

四平市应急管理局   2021-08-30 10:22:00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贵州成功避让9起地质灾害的启示

  汛期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地质环境条件先天不足,大量村寨依山而建、安全风险突出……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的叠加,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断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避险,摸索出“四个叫应”“三个紧急撤离”机制,着力打通防灾避险“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今年以来,贵州省成功避让9起地质灾害,避免564人伤亡,因灾死亡人员同比减少31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亿余元。

  不利因素叠加 探索“破题”机制

  贵州“先天不足”,77%的国土面积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国地质灾害最易发生、受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此外,贵州山地多,占总面积的92.5%,有125.8万个山头,大量村寨依山而建,很多群众生活在斜坡地带,地质灾害风险突出。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发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28770处。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平均降雨量615.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6%;江河来水量479.7亿立方米,较常年平均来水量偏多2%;入汛以来,平均降雨量433.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6%;主要江河中有4条河流6站次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的叠加,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不断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避灾,千方百计确保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第一时间转移、撤离群众,帮助群众脱离险境。

  实践中,该厅摸索出“四个叫应”“三个紧急撤离”机制,千方百计确保防灾避险工作重心下沉、靠前指挥,建立联动通畅的调度机制,着力打通防灾避险“最后一公里”。

   及时调度处置 398人成功避险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四个叫应”“三个紧急撤离”机制的有效实施,是贵州成功避让9起地质灾害的共同原因之一。其中,黔南州三都县三合街道拉揽村高寨组避险成功的事例就是最典型、最生动的注解。

  6月19日至20日,三都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226.1毫米,其中拉揽村降雨量达172.3毫米。

  6月19日16时,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要求三都县应急管理局调度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做好防范。16时5分,三都县应急管理局迅速同各乡镇(街道)和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气象局进行调度会商,部署各项防范工作。19时40分,接到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后,三都县应急管理局应急值守人员何水兵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督促各镇(街道)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6月20日1时,黔南州应急管理局、三都县应急管理局再次调度会商,要求三合街道对雨量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采取应对措施。三合街道随即将预警信息和相关要求迅速传递给拉揽村高寨组村干部李定福。收到信息后,李定福马上冒雨开展排查工作。

  在排查过程中,李定福突然听到后山有异常响动。根据经验,他意识到这是滑坡前兆,立即挨家挨户敲门大喊,组织群众撤离。很快,398人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4时30分许,几声巨大声响后,拉揽村高寨组发生山体滑坡。由于预警及时、转移迅速,无一人伤亡。

  投入3.39亿元 强化综合治理

  事实证明,不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前沿哨卡作用,对防灾避险意义重大。

  今年44岁的万政英是黔东南州剑河县仰阿莎街道思源社区的居民。5月30日下午,她去山上采蘑菇,当走到松林深处时,突然发现部分松树发生倾斜,地面有裂缝。她立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并迅速撤离。

  回家后,万政英想起在松林里看到的情景,特别像平时社区宣传视频里提到的地质灾害征兆,便在手机群里向社区报告。当晚,社区及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和她核实相关信息,并于次日清晨和相关部门人员一同前往事发地核查。

  经核查,万政英报告的松林正处于滑坡体上,50余棵松树发生倾倒,坡脚局部土体垮塌,滑坡体规模初步估计约10万立方米。相关部门随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迅速转移周边群众,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除了群众自身的“警觉”外,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

  6月25日至26日,毕节市赫章县平山镇雄营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周训练像往常一样进行巡逻。6月26日5时许,他突然发现隐患点周边出现零星的山体滑坡,立即一边组织隐患点周边群众撤离,一边向上级报告。接到报告后,雄营村紧急将34户81人撤离到安全区域,成功避免了伤亡。

  在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和监测员参与防灾避险积极性的同时,贵州省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压实到乡镇、村组,落实到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强化巡查排查、监测预警、避险演练、技术保障等各项工作。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作用,将防灾避险“桥头堡”直接延伸至村组和乡镇至关重要。

  6月27日22时10分,铜仁市思南县气象局发出暴雨橙色预警,鹦鹉溪镇正处于预警区域。该镇党委、政府随即组织工作人员对全镇开展排查巡查。

  6月28日2时许,该镇紫黄沟村山后头组降下暴雨,村民组组长周贤武坚持冒雨巡查。突然,他发现村民周书全屋后坡体来水很大,坡体及房屋出现滑动。他立即打电话上报村里,村“两委”迅速逐级上报,上级要求村干部马上组织群众转移。

  在周贤武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周书全一家三口和该区域其他常住的6户15人被紧急转移。

  6月28日5时左右,滑坡发生,约9万立方米滑坡体倾泻而下,造成3栋房屋损毁,无人员伤亡。

  今年以来,贵州省持续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避险搬迁实施与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地质灾害科技支撑与风险防控能力。

  目前,该省已下达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3.39亿元,实施防治项目58个,安排新建1400处自动化监测点,计划实施80处危急险重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同时,有序推进50处高标准自动化监测点、50处基于卫星技术的通信保障新技术应用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计划实施790户3101人避险移民搬迁。

  在持续推进“人防+技防”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贵州省强调,“人防”仍是目前重要的防灾减灾手段,要进一步健全夯实群测群防体系,提升“人防+技防”体系下群测群防员的工作能力。

   压实防治责任 始终绷紧安全弦

  尽管今年实现多起成功避险,但贵州省强调不可有丝毫“松懈大意”,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压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始终绷紧安全防范之弦,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据了解,每年6月至8月为贵州地质灾害高发期。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多次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各项工作从严从细落到实处,密切加强天气监测,强化汛期风险研判,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等现代预警手段,又要用好大喇叭、铜锣、哨子、手摇报警器等传统工具,第一时间将预警预报信息发送给地质灾害点责任人、监测人和受威胁群众。

  据气象预报,8月8日至14日,贵州省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于8月8日17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周密部署防汛抗灾工作,严格落实“四个叫应”和“三个紧急撤离”措施,坚持上下贯通、政令畅通、高效协作的指挥体系,确保群众得到迅速转移避让。

 

 

  


[纠错]